当前位置:首页> 音乐资讯 >跨链协议:扩展区块链行业应用的生态边界

跨链协议:扩展区块链行业应用的生态边界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
“蓝色字”
可关注我们!








编辑:铅笔盒

区块链的火热发展,催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链,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技术的诞生——跨链技术。近期,主打跨链技术的cosmos项目的风头正盛,让“跨链”在链圈币圈掀起热议。

跨链,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技术,能让价值跨过链和链之间的障碍,进行直接的流通。跨链技术是如何实现的?目前发展如何?又能为区块链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今天,我们从区块链应用的角度来看看跨链技术的价值。


行业新生态,从区块链开始

区块链技术的特征使其可以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大展拳脚,为各行各业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如金融、信贷、物联、溯源等等。不少区块链项目针对特定行业与领域,基于可信公链打造商业应用,形成了全新的行业生态。在文化行业,基于区块链构建生态平台,已经有不少优秀的项目。

被称为“链圈知乎”的Steemit,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社交媒体平台,在此输出高质量内容的作者可以获得Steem代币的奖励,直接获得高收益的价值回报。相对于其他的社交平台将流量用于广告推广的方式,Steemit将流量与原创激励挂钩,重新定义了内容经济的发展模式。

基于在线音乐领域的Spotify,日前收购了著名区块链创业公司MediaChain,开始布局区块链生态。它试图通过内容存储、版权溯源、Token激励机制为音乐原创者和版权所有者打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和有回报的音乐行业。

针对文化资产交易领域的Ink,则是一套基于全球文化产业的区块链解决方案,期望通过区块链解决文化内容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实现快速IP确权、自由的文化资产交易、以及价值和信息的无障碍流通,从而构建全球文创产业的全新生态。Ink基于可信公链Qtum搭建了文化资产交易平台,以实现更海量、更优质、更活跃、更频繁的IP资产证券化投资交易。

这些优质的项目从各个角度出发,试图颠覆传统文化产业运作方式,重新定义了文化行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打造了该领域的全新生态。

但是,大多区块链应用项目搭建于单一公链或联盟链之上,其信息与价值也仅在此条链上流通,这就很大程度降低了应用发展的天花板,也对应用的生态边界扩展构成了相当大的局限。跨链技术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生态进化,从跨链协议开始

“Ink是一套基于全球文化产业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基于Qtum建设文化资产交易平台,并通过Ink跨链交互协议实现价值和信息在公链与联盟链之间的流转,构建全球创意产业新生态。”

——摘自Ink白皮书

跨链技术现有三种主要实现方式:公证人机制、中继/侧链机制、哈希锁定机制。但从实际发展角度来看,目前关于区块链的跨链技术还在研究和试行中,并没有大规模使用。跨链技术总体上还处于初期发展状态,但其中不乏有些亮点,就从最近宣布实现跨链技术突破的Ink开始说起。

Ink跨链协议是在异构区块链之间从协议层进行跨链的,是全球最早一批落地且大规模商用的项目之一,可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Ink跨链选用中继机制,跨链交互是基于联盟链侧/公链侧的跨链背书节点和智能合约共同实现的。当联盟链/公链要实现跨链交易时,发起交易的一方需先通过多个独立的跨链背书节点进行交易交叉验证,满足特定的背书组合并确认后,后续事件才能被触发,从而实现跨链交互功能。

Ink的愿景是通过区块链来连接全球的文化资产,为原创内容在全球的价值衡量和流通提供底层的支撑。对于Ink生态来说,Ink选择采用联盟链与基于公有链的代币体系相结合的方式,以期构建“全球本地化”的价值网络。

Ink针对不同的文化圈,定制、部署及运维不同的联盟链。联盟链是本地原创内容产业的分布式基础设施,、法律、文化等前提下,实现内容产业的价值衡量和流通。同时基于可信公链(如Qtum)搭建去中心化的全球文化资产交易平台,创作者可在交易平台上分割权属、创建IP Token,读者和观众可购买Token进行内容消费与交易。

为了解决各个Ink联盟链相对孤立,以及联盟链与公链之间无法互通的问题,Ink创新性地提出了联盟链与公链的跨链协议,并首先为Ink联盟链和Qtum公有链提供互操作性。也就是说,Ink跨链协议实现了链与链之间的信息与价值交换,从而达到INK代币与IP tokens在全球范围公链社区内自由的流通。

举个例子,英国的一位作家创作了一个小说IP,发行了该小说的token,中国有不少的小说迷对该小说非常感兴趣,可以通过IP token购买该书的阅读权。同时,在阅读了这本小说之后,有一位粉丝通过自己的推广在中国带来了很多粉丝,从而获得了推广奖励,得到了一定量的该小说IP token。这个时候,用户可以把小说的IP token转移到Qtum公链或其他联盟链,兑换成INK,购买其他的IP token,比如购买《权力游戏》最新影视作品的观看权。

Ink的全球化最终由世界各地的联盟链以及公链的互通来完成,分立在全球的原创价值网络,需要通过跨链协议进行联通,实现不同链之间的互操作,从而形成真正的生态网络。从这个角度看,跨链协议,在Ink的全球生态之路上有战略性意义。

此次Ink跨链,首先选择了Qtum→INKchain→ETH的跨链流程。目前以太坊公链地址达到了3400多万,日新增近10万个,已经有比较庞大的用户群体,其中基于以太坊的项目也为数不少,市场上ERC20代币资产占据绝大多数,有很多基于以太坊的侧链项目、游戏应用、交易所、预测应用、借贷应用等,以太坊是目前区块链世界最大的生态网络。

Qtum公链的生态则属于后起新秀,目前地址数超过12万,在区块链的市值排名位居20位左右,有不少基于量子链的社交媒体平台、通讯社区、预测市场等项目,有些项目的市值全球排名前100,Qtum生态的发展速度和潜力引人注目。

跨链技术的落地,意味着基于Ink体系的INK和IP tokens可以在Qtum和以太坊公链上自由流通,实现跟以太坊和Qtum生态用户的连接,可以大幅扩大Ink的全球市场,覆盖更多用户群体。


跨链生态的未来

据Ink官方表示,除了资产的流通,未来还支持基于Ink底层生态的跨链应用,比如复杂场景下的跨链交互与跨链预言机。并将陆续开发跟其他主链的跨链协议,比如EOS和NEO等,把INK代币和IP资产能够与其他公链的生态用户联系起来;文化资产交易平台将支持更多社区项目,打造基于所有区块链社区的文化IP资产服务平台。

未来的区块链世界必然是多链共生的状态,跨链协议可打通链与链之间的联通渠道,实现信息与价值的自由流通,必然将为应用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用户,更大的社区与更广阔的市场。同时,跨链协议可结合不同链之间的优势,最大程度的扩展区块链应用的生态边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区块链铅笔的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内容仅供参考。

3分钟了解什么是区块链?(中文动画)|(英文动画教程

3分钟了解什么是DAO?(中文动画)|(英文动画教程)

3分钟看懂以太坊和智能合约?(中文动画)|(英语动画教程)

3分钟了解比特币挖矿和区块链共识机制?(中文动画)|(英文动画教程)

3分钟了解公有链和私有链(中文动画教程)|(英文动画教程)

3分钟了解区块链的六层模型(中文动画教程)|(英文动画教程)

什么是区块链英文版(动画教程)

肖风:区块链与另类资产配置

逐鹿区块链!详解三大巨头BAT区块链战略布局

麦肯锡报告:区块链对保险行业的影响

八张图表解读区块链的未来发展

震惊全球的The DAO黑客事件全程回顾

Circle获得包括IDG、百度、万向在内6000万美元融资



关注本公众号后,进入公众号

回复关键词可以查阅资料,以下是部分关键词

回复 WEF ,查看《WEF:世界经济论坛认为区块链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未来报告》

回复 智能合约 ,查看《巴克莱银行报告》

回复 moody ,查看《穆迪120个区块链项目报告》

回复 SWIFT ,查看SWIFT《区块链对证券交易全流程产生的影响及潜力》报告

回复 论文11 ,查看论文《可扩展的去中心区块链》

回复 埃森哲2 ,查看埃森哲《区块链每年可以为投资银行节省120亿美元》报告

回复  ,

回复 用户特性 ,查看普林斯顿大学首本比特币教科书初稿《比特币用户的特性(Characteristics of Bitcoin Users)》

回复 普林斯顿 ,查看普林斯顿大学首本比特币教科书初稿《比特币和数字货币技术(Bitcoin and Cryptocurrency Technologies)》

回复 IMF,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Virtual Currencies and Beyond: Initial Considerations》

回复 DTCC ,查看美国存管信托清算公司报告《DTCC: 拥抱分布式》

回复 广发 ,查看报告《科技前沿报告:区块链:正快速走进公众和政策视野》

回复 川财1 ,查看报告《川财证券:区块链技术调研报告之一:具有颠覆所有行业的可能性》

回复 川财2 ,查看报告《川财证券:区块链技术调研报告之二:区块链技术进化论-区块链技术的国内实践和展望》

回复 桑坦德 ,查看桑坦德银行报告《The Fintech 2.0 Paper: rebooting financial services》

回复 拜占庭 ,查看《拜占庭将军问题详解》

回复 论文1 ,查看论文《比特币闪电网络:可扩展的离线即时支付》

回复 论文2 ,查看论文《比特币骨干协议》

回复 论文3 ,查看论文《数字货币是否应该进入Barbados央行国际储备货币组合中》

回复 帮助 ,查看本公众号全部关键词列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页面出现后再点击“来源”可以查看译文原文链接 
↓↓↓
友情链接